四川微動力污水處理系統
污水生物脫氮;
污水生物脫氮工藝流程
前兩個流程兼氧段主要是借助曝氣池回流的混合液提供硝酸鹽,使兼氧細菌在其中進行厭氧呼吸反硝化,同時也能脫除廢水中所含的大多數有機物和部分無機好氧物質。好氧段主要是利用硝化類細菌進行氨氮的好氧硝化。這兩種工藝的回流污泥均回到反硝化段,故被稱作“外循環”。
A/A/0流程比A/0流程多一個純厭氧段,沒有任何一種氧的參與屬于厭氧發酵過程。增加此段的目的是借用厭氧生物對多環芳香族化合物的解鏈作用和對化物及硫化物的水解作用,把好氣(或兼氣)生物難降解的物質變成易降解的物質。該段易采用生物膜法。
兼氧反硝化段采用的生物膜法,靠回流二沉池的上清液進行兼氧反硝化,好氧段采用活性污泥法進行氨氮的好氧硝化。該工藝的回流污泥直接回到硝化段,不經過厭氧段,故被稱作“內循環”。
主要設備的作用及其運行參數
厭氧池
厭氧池為矩形鋼筋混凝土水池。為了防止短流現象,池底設旋轉布水器,池面上均勻設集水槽。池內設有半軟性填料,用于掛生物膜。生物膜的形成極大地提高了生物體與污水的接觸面積。污水中的一部分有害物質被生物膜上的厭氧菌降解,提高 污水的可生化性,給下段處理創造了條件。
缺氧池|
缺氧池的構造與厭氧池相同。
缺氧池的作用是以進水中的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的碳源和能源,以回流水中的硝態氮作為氧源,在生物膜上的兼性菌團作用下進行反硝化脫氮反應,同時又可去除部分有機物及使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水解變為易降解的有機物,從而提高全系統去除有機物的能力。
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懸浮雜質顆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下流動速度、或向下沉淀時間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時間時能與水流分離的原理實現水的凈化。
四川微動力污水處理系統理想沉淀池的處理效率只與表面負荷有關,即與沉淀池的表面積有關,而與沉淀池的深度無關,池深只與污泥貯存的時間和數量及防止污泥受到沖刷等因素有關。而在實際連續運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從出水堰頂溢流會帶來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顆粒會隨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上升流速的顆粒會懸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顆粒才會在池中沉淀下去。而沉淀顆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時間與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時間有關,即與池體的深度有關。
理論上講,池體越淺,顆粒越容易到達池底,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淺層沉淀池的理論依據所在。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顆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進水水流的擾動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區和污泥貯存區之間留有緩沖區,使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顆粒或重新浮起的顆粒之間相互接觸后,再次沉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