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氯(包括游離氯、化合氯等)是水質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標,其檢測在飲用水安全、污水處理、工業循環水等領域至關重要。恒電壓法和膜法是兩種主流的余氯傳感器技術,二者基于不同的檢測原理,在性能和應用場景上各有側重。一、恒電壓法余氯傳感器恒電壓法余氯傳感器屬于電化學傳感器,基于電化學反應中“濃度-電流”的定量關系實現余氯檢測,是目前應用廣泛的余氯檢測技術之一。 1. 檢測原理恒電壓法的核心是在工作電極上施加恒定電壓,使水中的余氯(主要是游離氯中的次氯酸HClO或次氯酸根ClO?)在電極表面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與余氯濃度成正比的電流信號,通過檢測電流大小計算余氯濃度。 - 典型反應(以次氯酸為例):在陽極(工作電極)上,HClO被氧化為ClO??,或被還原為Cl?,具體反應方向由施加的電壓決定(需根據目標余氯形態校準電壓)。 - 系統通常包含三電極體系:工作電極(如鉑、金或玻璃碳電極,負責電化學反應)、參比電極(如Ag/AgCl電極,維持恒定電壓基準)、對電極(如鉑電極,傳導電流,避免參比電極極化)。 2. 傳感器特點- 響應速度快:電化學反應直接發生在電極表面,通常幾秒內即可輸出穩定信號,適合實時在線監測。 - 結構簡單:無復雜分離組件,體積小、成本較低,易于集成到在線監測設備中。 - 易受干擾:水中的其他還原性物質(如亞硝酸鹽、硫化氫)或高濃度離子(如氯離子、硫酸根)可能在相同電壓下發生反應,導致檢測誤差;pH值、溫度也會影響反應效率,需配套pH和溫度補償模塊。 - 維護需求:工作電極易被污染物(如有機物、生物膜)覆蓋,需定期清潔(如機械擦拭
或化學清洗)以維持靈敏度。
二、膜法余氯傳感器膜法余氯傳感器同樣基于電化學原理,但通過選擇性滲透膜提高檢測的抗干擾能力,更適合復雜水質環境。1. 檢測原理膜法傳感器的核心是**選擇性滲透膜**(如聚四氟乙烯、醋酸纖維素等),其僅允許游離氯(如HClO、ClO?)透過,而阻擋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懸浮顆粒、還原性離子等干擾物質。 - 游離氯透過膜后,與傳感器內部的電解液接觸,在工作電極(通常為貴金屬電極)和參比電極之間發生電化學反應,產生電流信號,電流與透過膜的余氯濃度成正比。 - 膜的選擇性滲透作用減少了干擾物質對電極的影響,提高了檢測的特異性。 2. 傳感器特點- 抗干擾能力強:選擇性膜有效阻擋干擾物質,適合水質復雜的場景(如污水處理廠、工業循環水)。 - 穩定性較好:膜減少了電極與污染物的直接接觸,延長了電極壽命,降低了維護頻率(但膜需定期更換,避免老化或堵塞)。 - 響應速度稍慢:余氯需先透過膜才能反應,響應時間通常為幾十秒到幾分鐘,略長于恒電壓法。 - 成本較高:膜組件的存在增加了制造成本,且膜的更換需一定維護成本。 三、應用場景兩種傳感器均用于余氯的在線監測或便攜式檢測,具體應用場景根據水質復雜度和檢測需求選擇: 1. 飲用水領域- 自來水廠:在出廠水、管網水監測中,需實時監控余氯濃度(確保消毒效果,避免余氯過高產生異味或過低導致微生物超標)。 - 恒電壓法傳感器因響應快、成本低,適合水廠內管道在線監測; - 若管網水存在少量有機物干擾,膜法傳感器更穩定。 2. 污水處理領域- 市政污水處理廠:尾水消毒后需檢測余氯(避免余氯過高影響水體生態),尾水中可能含少量還原性物質(如硫化物),膜法傳感器抗干擾性更優。 - 工業廢水處理:如食品、制藥行業廢水消毒后監測,膜法可減少工藝殘留物質的干擾。 3. 泳池與娛樂用水- 游泳池水需維持一定余氯(0.3-0.5 mg/L),恒電壓法傳感器響應快,可集成到泳池自動加藥系統中,實時調節消毒劑量。 4. 工業循環水- 冷卻循環水常通過加氯控制微生物滋生,水中可能含緩蝕劑、阻垢劑等化學物質,膜法傳感器可減少這些物質對檢測的干擾,確保加氯量精準。 5. 醫療與衛生領域- 醫院消毒用水(如內鏡清洗、器械消毒)需嚴格控制余氯濃度,恒電壓法便攜式傳感器適合現場快速檢測,膜法傳感器適合長期在線監測。 總結恒電壓法余氯傳感器以“快速響應、低成本”為優勢,適合水質較清潔、需實時監測的場景;膜法余氯傳感器以“抗干擾強、穩定性高”為核心,適合水質復雜、干擾物質多的場景。實際應用中需結合水質特點、維護成本和響應速度需求選擇,并定期校準以保證檢測精度。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3199863987
加盟熱線: 13199863987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