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受疫情影響,一些疫情國的百姓生怕疫情期間沒有糧食吃,所以各大超市內出現了肉類、米面、生活用品等被洗劫一空的情況。近期已有12個國家宣布暫停糧食出口,而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對糧食的需求比較大,這引發了國內人們對糧食的高度關注,擔心我國是不是會出現糧食短缺的情況?
那么,我國糧食安全形勢如何呢?在4月2號,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我國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使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主要裝中國糧。糧食總庫存處于歷史高位,特別是小麥、稻谷庫存均能滿足一年以上的消費需求。綜合分析研判國內糧食生產、流通、消費情況,我們認為,個別國家限制出口,對國內面粉、大米等口糧供應基本沒有影響,過度恐慌、搶購糧油,大可不必。
中國有句“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老話。所以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廣積糧的優秀傳統,貫徹“谷物基本自給、口糧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形成了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協同運作、政府儲備和企業庫存互為補充的糧食庫存體系。糧食是能呼吸、會發熱、有生命的有機體,如果保管不善,就會發生霉變、蟲害,本身也會發生品質下降,所以如何管好“大國糧倉”一直被視為國家頭等大事。
自建國以來,經過7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糧倉管理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為保證糧食安全,在大力改善倉儲設施條件同時,國家推廣應用智能通風、環流熏蒸、低溫儲存、氮氣儲糧等*的、綠色的技術和工藝來確保儲存糧食品質良好。
低溫儲存就是使糧食在儲藏期間使糧倉內的相對溫度保持在12°以下,相對濕度保持在65%以內,這樣能抑制糧食上幾乎所有微生物的活動,能較好的保持糧食的品質,是一種安全、經濟、綠色的儲糧技術。
現在在儲糧企業將物聯網、傳感器應用到糧食管理中,建立了一套智能化糧庫在線監測系統,簡稱糧情監測系統。系統以溫濕度傳感器為基礎,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通過云平臺實現數據顯示、數據存儲和智能預警的功能,使管理糧食不再是僅僅依靠報表,而是直接管控到現場、到實地、到糧情的即時變化,確保糧食安全。
糧情監測系統系統圖
建大仁科溫濕度變送器RS-WS-ETH-Y是糧情監測系統中的監測終端。RS-WS-ETH-Y以太網型多探頭溫濕度記錄儀,多采集4路溫濕度數據;記錄儀能通過自身按鍵、配置軟件或云平臺設置其所有參數及4路溫濕度監測的上下限值;它內置瑞士進口原裝高品質溫濕度測量單元,能夠對糧倉內的溫濕度進行精準監測,并將實時數據在液晶屏上顯示,也能通過網口將數據上傳到監控軟件或云平臺。
以太網型多探頭溫濕度記錄儀內置一路蜂鳴器,也可外延一路聲光報警器(選配),若監測到的實時數據超過上下限值,設備會就地聲光報警,同時將報警信息上傳至服務器,云平臺會通過手機、郵件等告警的方式及時通知管理人員及時采取相關措施,保證糧食安全;此外,溫濕度記錄儀自帶存儲功能,支持離線自動存儲,每個通道多可存儲16000歷史記錄,等信號恢復后可將歷史數據續傳至監控軟件或云平臺。
大國糧倉,于民,是飽腹安身之本;于國,是安邦定天下之基。在4月4號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用了:“糧食多年豐收,庫存較為充裕;夏糧豐收有望,春播進展順利;口糧*自給,影響有限;米面隨買隨有,不必囤積搶購。”四句話回應了“糧食搶購”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地說,中國有糧,心中莫慌!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