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閥的閥位大幅波動時為了達到工藝要求,被迫采用人工搖動該閥手輪進行機械限位操作。由于閥門尺寸大、差壓高,操作手輪不但費時費力,而且震蕩失控造成蒸汽管網壓力大幅波動對關鍵設備影響極大;另外,當壓縮機意外停車時,該閥會因被限位無法作出應急響應,存在引發相關事故的潛在風險。可在閥體內圓筒里由導軌引導沿管路中心作軸向運動,因而改變流道面積,以實現調節流量及減壓功能。與管道的連接形式為法蘭聯接,法蘭連接尺寸、結構長度符合相應GB的要求。
為了查找調節閥大幅波動的原因,對于可能影響到閥位穩定性的氣動元器件,均先后進行了檢查試驗,有的還采用更換新備件來觀察效果。凡是涉及動作靈敏度的調整點,都通過正、反向調整使其保持在zui有利于穩定的位置。在靜態閥位試驗時可以看出閥門跳變已明顯趨緩,但使用時仍無法消除震蕩現象。
經過多次調整閥門定位器與其所屬附件,均未消除閥位震蕩現象,因而問題的焦點集中到閥門內部。由閥門處確定除非內件損壞或者有異物卡在閥芯與閥座之間,否則不會出現震蕩情況。首先利用停車機會解體閥門檢查,取出閥芯觀察,雖然能看到因管道內少許焊渣造成的縱向劃痕,但不是點狀分布,而且劃痕不深,不足以引發卡澀導致閥位震蕩。然后對照圖紙檢查了所有部件的安裝位置,沒有發現任何錯誤。為排除劃痕的影響,在不改變原有結構的前提下,把閥芯與定位套接觸的有劃痕的位置用車床切削掉0.5mm,既去掉了多數劃痕,也可以有效地減小閥芯運動時的摩擦力。
猜測閥位震蕩是由于閥門內部結構導致,以縱向中心分割線為界。當閥位開度在45%~時,閥芯密封面上的凸臺位于入口蒸汽經*級籠套減壓后的空間內,在此范圍內閥芯運動很順暢。而當閥芯密封面上部的凸臺進入到加強降噪籠套內部,此時凸臺上下必然因流體壓力不同增加新的差壓,該差壓的數值根據套筒孔徑推算很可觀。
出現震蕩問題時可將原設計的半截加強降噪籠套長度延長至覆蓋全行程范圍,該方案基于保持并加強降噪設計,不會影響調節閥的所有性能。缺點是加工工藝復雜并且要求頗高,籠套上的密集開孔按照漸變過渡擴大直徑,需要精密計算,實施難度很大,將原設計的半截加強降噪籠套取消。
對于大多數噴嘴調節來說,如果采用按順序開啟方式(順序閥調節模式下),多個這樣的曲線簡單疊加,勢必會導致調節過程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功率突變,運行也不穩定。因此,必須讓閥門特性曲線進行線性化,于是就出現了閥門開啟的重疊度。
處理好震蕩問題后還需定期保養調節閥,以延長閥門壽命。
1、低溫、高溫管道上的調節閥組的兩個支架中應有一個是固定支架,另一個是滑動支架;
2、安裝位置應滿足工藝流程設計的要求,并應靠近與其有關的一次指示儀表,便于在用旁路閥手動操作時能觀察一次儀表;
3、應選用閘閥,旁路閥應選用截止閥,但旁路閥公稱直徑大于150mm時,可選用閘閥,兩個切斷閥與調節閥不直布置成直線;
4、調節閥應布置在地面或平臺上且便于操作和維修處;
5、應正立垂直安裝于水平管道上,特殊情況下方可水平或傾斜安裝,但須加支撐;
6、調節閥組(包括調節閥、旁路閥、切斷閥和排液閥)立面安裝時,應安裝在旁路的下方。公稱直徑小于25mm的調節閥,也可安裝在旁路的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