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3Cr18Mn12Si2N鑄件耐高溫在1000℃左右,超級耐磨。ZG3Cr18Mn12Si2N鑄件適合950℃長期使用,適合各種電阻爐的爐底板,井式爐的料筐、爐罐、爐柵、箱體,鼓型爐爐罐,回轉爐爐膽及電站鍋爐耐磨襯板等耐磨件。
ZG3Cr24Ni7SiN鑄件耐高溫在1100℃左右,1000℃長期使用性能更。性能優于鉻錳氮,適合做爐底板、料盤、料筐等。
ZG35Cr25Ni20Si2鑄件耐高溫在1200℃左右,ZG1Cr25Ni20Si2鑄件1150℃長期使用,性能超級,性能優于鎳七氮,耐腐蝕性強,適合制造加熱鋼各種構件。
ZG35Cr24Ni7SiNRe耐熱鋼鑄件是在3Cr24Ni7SiN鋼基礎上添加0.2-0.3%鈰或鑭。加入稀土后,極明顯地改變了鋼在1100-1200℃時的性能,了鋼在鑄態時的持久強度。改變了熱加工性能,具有高的高溫強度,較高的塑性和性,組織,能耐硫化作用和急冷急熱,時效脆性較2Cr25Ni20Si2小。同時還有的焊接性、鑄造性其主要制造在950-1200℃范圍內工作的各種耐熱構件。
公司專業生產耐熱承壓、耐腐蝕、耐磨損合金鋼管及鑄件。主產品為:耐熱鋼、高溫合金、不銹耐酸鋼、耐高溫不銹鋼、熱處理配件、離心澆鑄爐管、耐腐蝕鋼、熱強鋼、耐磨鋼、大口徑不銹鋼、超低碳合金鋼、離心鑄造厚壁鋼管。主要產品:
一、耐熱鋼、熱強鋼、耐高溫爐管、耐高溫合金鋼、不銹鋼鋼、耐磨鋼、耐熱耐磨鋼。
二、熱處理配件:爐底板、馬弗罐、料筐、風葉、導軌、料盤、干鍋、工裝掛具、保溫箱等。
三、離心鑄造產品:大口徑厚壁耐熱鋼管、不銹鋼管、合金鋼管、生產直徑:Φ75mm—2650mm,單支長度6000mm,無縫耐熱鋼管,各類耐高溫爐管,粉末冶金用回轉窯體、耐熱鋼爐底輥、玻璃輥、工業輻射管、耐磨輸送管、石化裂解管、輻射管、高溫真空還原罐等。
四、小口徑不銹鋼管。生產外徑:Φ7mm-400mm,壁厚:0.6mm—40mm單支長度:9000mm無縫不銹鋼管
耐熱鋼鑄件 耐高溫合金鋼鑄件常備材質有:ZG40Cr25Ni20Si2(美標310,HK40),ZG3Cr24Ni7SiNRe、ZG4Cr26Ni4Mn3NRe、ZG3Cr24Ni7SiN,ZG1Cr18Ni9Ti,ZG8Cr26Ni14Mn3N, 稀土新材料耐熱鋼ZG3Cr24Ni7Si2NRe、ZG4Cr26Ni4Mn3NRe、ZG8Cr33Ni9NRe、ZG4Cr24Ni9Si2NRe)304、316、309、310、310S、1Cr18Ni9Ti、3Cr24Ni7SiNRe、2Cr25Ni20Si2、4Cr25Ni35NbW、4Cr28Ni48W5Si2、3Cr26Ni4MnMoRe等。ZG4Cr26Ni4Mn3NRe、ZG8Cr26Ni4Mn3NRe、ZG8Cr33Ni9NRe
四、鋼塑復合管、大口徑涂敷鋼管鋼塑復合管以熱浸鍍鋅鋼管作基體,經粉末熔融噴涂技術在(需要時外壁亦可)涂敷塑料而成,性能優異。與鍍鋅管相比,具有抗腐蝕、不生銹、不積垢、光滑流暢、清潔,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二、防止碳缺陷的工藝措施針對碳缺陷形成的三種情況,在消失模鑄造中防止碳缺陷首先應從澆注入手,在澆注設計時遵循以下原則;1)澆注中金屬液流動平穩,不產生金屬液在充型中與翻卷現象,以防止液態泡沫卷入金屬液中產生鑄件的增碳。 希望有條件的單位能積極加入到我們的輿情體系中來。今年7月,馬鋼煤氣事故,站和發布消息后,立刻與馬鋼取得,核況,商定發布口徑,并根據馬鋼發布的消息進行全媒體,確保了大眾猜疑,也為及時各類媒體炒作提供了正面。 好鋼市分析中鋼協表態外礦減產影響有限衍生品市場平穩運行、助力鋼鐵企業抗“疫”避險:29:002月22日上午,鋼鐵工業(下稱“中鋼協”)召開視頻信息發布會,介紹當前我國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和面臨的問題,回應市場關切。
6)選擇并確定合理的澆注。對鑄件的澆注工藝設計,要盡可能使鑄件在澆注中有加速模樣泡沫塑料的氣化作用,盡量及錯開其熱分解產物中液相與固相和反應的時間,從而或避免鑄件的滲碳現象發生。該類合金可以服役于一般不銹鋼和其他材料無法勝任的嚴重工程腐蝕,目前廣泛應用于化工制造、電廠煙氣脫硫、造紙和海洋等眾多領域,也被認為是目前上應用廣泛的鎳基耐蝕合金之一。 作為示范快堆,該項目對裝備的性要求極為嚴格,關鍵裝備主要采用316奧氏體不銹鋼。316奧氏體不銹鋼已不折不扣地成為核電裝備“卡脖子”材料。2019年1月1日,集團有關組織召開316奧氏體不銹鋼生產動員會,并將316奧氏體不銹鋼確定為“一工程”。 目前測流動性的還未統一,較多采用以下幾種方來判定型砂流動性:①用濕型硬度計測定試樣兩個端面硬度值的差別,硬度差別越小,指明型砂的流動性越好;②在圓柱形試樣簡中放置一塊高25mm的半圓形金屬塊,測定階梯試樣兩平面的硬度差值;③測定在底側有環形空腔型砂試樣筒中沖擊成的試樣的高度;④側孔法。 3.加大培訓力度。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以及按照大“絡空間”的要求,冶金創新了記者、通訊員隊伍培訓、內容,加大了培訓力度。今年我們從兩方面強化員之間的互動:一是積極我們地方記者到兄弟企業交流學習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