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慧源水質安全預警儀是一款通過檢測和識別水生生物的行為對水質進行監測(預警)的設備。根據溞類或斑馬魚運動學行為變化情況反應水質綜合毒性。相較于傳統水質預警設備,本產品實現了水質安全測試的自動化,*提高了靈敏度、測試效率,降低了測試成本。本產品在理論、技術上均實現了突破創新,目前該設備在國內同類設備中處于地位,并*有能力作為同類*產品的替代設備。
溞( Daphnia )是*的標準實驗生物,已被廣泛用作指示生物研究評價環境中各種有害化學物質的生物毒性。在魚類毒性測試方法中,由于斑馬魚基因與人類基因的相似度達到 87%,一般選取斑馬魚作為生物監測及預警的指示生物。我國*于 1992 年正式頒布了《水質 · 物質對溞類(大型溞)和淡水魚(斑馬魚)急性毒性測試方法》(13266-13267-91)。
溞 | 斑馬魚 |
| |
大型溞是一種小型的甲殼動物,屬于節肢動物門、甲殼綱、雙甲目,溞科。大型溞體小(2-5mm左右),淺肉紅色,習居于水草繁茂的富營養型小水域中,對水質的變化極為敏感。
| 俗稱“花條魚”、“藍條魚”。魚綱,鯉科。體小(3cm左右)。斑馬魚和人類基因有著87%的高度同源性,作為模式生物的優勢很突出,這意味著其實驗結果大多數情況下適用于人體。 |
該儀器通過24小時實時拍攝溞類或斑馬魚的運動學行為,觀測其變化,研究水生物運動速度、運動強度、運動規律、生長速率及死亡率,來判斷水體受污染的程度。溞或斑馬魚受到有毒物質傷害后,具有趨利避害,運動速度下降,運動方向變得不規則等特點。通過高清顯微拍攝系統捕捉溞的行為變化,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將數據傳遞給計算機計算水質毒性。該種測試方法靈敏度高,速度快,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物質,綠色環保、無二次污染。該產品使用兩種探測生物,避免了單一檢測生物對某類污染物反應遲鈍的問題。使用多種探測生物不僅可以改善統計分析的質量,而且可以使其檢測譜更寬、靈敏度更高。
二. 儀器操作
2.1 儀器啟動
2.1.1 儀器上電
將儀器插上電源后合上儀器背部空開如圖2.1.1所示,按下儀器上部的電源按鈕如圖2.1.2所示即可啟動儀器。
圖2.1.1 儀器空開 圖2.1.2 儀器電源鍵
2.1.2 添加指示生物
用戶根據需求取下斑馬魚或水蚤或兩者的觀察窗,斑馬魚及水蚤觀察窗均為抽屜式設計,如圖1.2.1及1.2.2所示。直接將觀察窗拉出后把閥門和蓋帽擰開,分別向其中加入我公司提供的標準水樣和5-7只水蚤以及2-5條斑馬魚(水蚤用膠頭滴管吸入,斑馬魚用小撈網撈出放入燒杯中,再連魚帶水一起加入到各自觀察窗中),然后按指示依次連接水管,并固定好。
注意事項:1)水管的連接順序不能顛倒錯亂;
2)指示生物要連水一起加入觀察窗,以防弄傷生物;
3)觀察窗一定要固定到位,避免焦距改變;
4)作為指示生物的水蚤為實驗室條件下培養3代及以上
的幼蚤,且是同一母體的后代,斑馬魚為同一條件下
培養的體長20-30mm的幼魚。
取2L標準水樣倒入儀器取水器中(儀器若應用于實驗室則可將規格不低于2L的燒杯作為取水器),將儀器側面如圖2.1.5所示的“進水”、“魚排”、“總排”三根軟管伸進取水器底部(實驗過程務必保證“進水”管總是處于液面以下)。